logo
  • 首页
  • 焦点重庆
  • 财经资讯
  • 政策发布
  • 信用建设
  • 智慧巴渝
  • 生态环保
  • 魅力山城
  • 发改动态
  • 一带一路
  • 营商环境
  • 特色小镇
  • 教育资源
  • 舆情监测
  • 高端访谈
  • 商业品牌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焦点重庆 >
  • 区县头条 >
  • 正文

打造绿色发展生活宜居地 刷出两江新区“颜值”新高度

2020-06-19 09:31:11 来源:重庆日报

  花海荡漾、绿草如织,江色尽收眼底……六月仲夏,两江新区的悦来生态滨江公园马鞭草正值盛花期,岸边遍布紫色花海,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
  “附近的公园一个个都很美,出门几分钟,就能融入葱郁的绿色与缤纷的花海中。”家住江与城小区的喻女士特别喜欢带孩子来这个江边的公园散步,感受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独特魅力。
  截至2019年底,两江新区已建成116个公园,公园数量和密度处于西部前列。然而,推动公园城市建设,仅仅是两江新区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以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为方向,提升城市“颜值”,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一个缩影。
  百园之城
  每个公园都各具特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为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明确了路线图。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指出,要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116个公园,让两江新区成为“百园之城”。更难得的是,这些公园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
  如已建成的公园中,有体现测绘文化主题的测绘文化公园、展现消落带生态景观的金海湾滨江公园、呈现湿地生态系统的九曲河湿地公园……
  正在建设或改造升级的公园,有以运动文化为主题的两江山地运动公园、国内最大的迷宫公园——金渝郊野公园、展现工业文化的丘保公园等。
  除了游园赏景,形式新颖多样的活动也在两江新区各个公园展开。如金山公园的健步走、照母山森林公园的迷你马拉松和爱鸟护鸟摄影活动、园博园的菊展等,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与此同时,两江新区还极具创意地在人和、礼嘉组团,按照“两廊三轴”空间布局,规划了7条绿道。让绿道串联起城市商务商业、购物中心、社区市场等,深度融入城市生产生活。
  星罗密布的公园,为两江新区带来更为优越的人居环境。截至2019年底,两江新区建成区绿地率32.08%(国家园林城市标准≥31%)、绿化覆盖率42.17%(国家园林城市标准≥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5平方米(国家园林城市标准≥7.5平方米)。多项指标超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公园数量和密度处于西部前列。未来3年,两江新区还将新增公园56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超过20平方米。
  绿色为底
  绘出产城融合发展新蓝图

  城市依山傍水,园区林荫簇拥,青山绿水成就了两江新区生态版图。
  “开门见绿,推窗是景”的背后,是两江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所做的不懈努力。
  张伟是两江新区从沿海引进的创新型人才,“除了工作,我还爱好户外运动。这里公园多,真是太好了!”张伟说,他供职的公司位于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周边有恋湖公园、照母山森林公园、山顶总部公园等多个公园,为他跑步健身提供了好去处。
  从几年前的一片空地,到如今绿植满园、“大咖”云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个照母山脚下的产业园内,拥有一个恋湖公园,也就是互联网主题公园,为产业园营造出浪漫的花海空间。
  再如两江新区加紧建设的两江协同创新区,犹如一片立体的生态拼图,在明月山脚下交融渗透,茁壮生长。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一座森林中的创新城,实现“公交+步行”绿色出行,搭建公共空间全覆盖的“五分钟科研生活圈”“十分钟生态体验圈”。
  同时,两江新区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建、治、管、改”并举,扎实开展环保行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19年,两江新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0天,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为35μg/立方米,同比下降7.9%;御临河水质总体为Ⅱ类,盘溪河、肖家河、跳墩河3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新区水环境安全保持稳定,土壤、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智慧赋能
  把城市建得更“聪明”

  两江新区城市建设不仅追求绿色为底,还把城市建得很“聪明”,让智慧渗透进城市生活脉络,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年6月,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全面升级运行智慧城管示范项目,该项目在新区8个街道的市政、园林、交通、水利、林业等板块开展示范,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探索现代化城市治理新路子,建设智慧城市样板。
  传统路灯有许多弊端,比如能源浪费、故障路灯位置难以发现等问题。智慧城管示范项目在路灯杆上加装了智能控制模块,能够实现路灯的远程开关、光线调控、参数监控、自动巡检、线缆防盗、地理位置地图实时显示、电费数据统计等功能。
  目前,智慧城管项目已接入8个街道26000余盏路灯,系统可以根据光照强度、日出日落时间,实现道路照明的自动开关或远程开关,不会出现天很暗的时候灯还没开,天很亮的时候灯还开着等情况。此外,一旦路灯出现故障,系统可迅速将信息上报,工作人员确认后,电子工单将自动发送至维修人员手机上。维修人员可根据定位直接导航前往,节省大量时间。
  又如现在正值暴雨季节,由于重庆的地形特征,暴雨时下穿道等地点容易产生内涝现象。智慧城管示范项目已接入14个低洼积水监测点。当出现积水现象时,系统实时与积水点告警显示大屏联动,向过往车辆与行人发送警示信息。
  此外,项目还开发了积水趋势智能分析功能,可结合监测点的历史数据、降雨量及天气情况,综合预测出未来两小时的积水程度,一旦出现积水隐患,系统会提前预警,并向相关责任单位及部门推送预警信息,以便提前做好相关处置工作。
  不仅仅升级运行智慧城管示范项目,两江新区还在全域推动“智慧+”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两江智慧商业、智慧街道、智慧社区、智慧服务不再只是体验,已经触手可及,随处可感知。
  百园之城,绿色为底,智慧赋能,公园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发力,两江新区的城市“颜值”刷出新高度,“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优势不断凸显。通过人居环境和招商引资环境全面提升,两江新区探索出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数读两江新区绿色发展成果
  1.公园数量
  截至2019年底,已建成116个公园,未来3年还将新增加56个
  2.建成区绿地率
  截至2019年底,建成区绿地率32.08%(国家园林城市标准≥31%)、绿化覆盖率42.17%(国家园林城市标准≥36%)
  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05平方米(国家园林城市标准≥7.5平方米),未来3年将超过20平方米
  4.空气质量
  2019年,两江新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0天,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为35μg/立方米,同比下降7.9%
  5.水环境质量
  御临河水质总体为Ⅱ类,盘溪河、肖家河、跳墩河3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新区水环境安全保持稳定(记者 陈钧 实习生 王天翊)

责任编辑:何建宏

重庆频道 文章页免责声明:以上内容除原创文章外为本网转自其它媒体,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即行删除。

推荐新闻

  • 重庆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 产城景融合 打造区域协作样板

  • 丰都:电商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

  • 建书香乡村 重庆2020新时代乡村阅读盛典举行

  • 市领导分赴我市各地检查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关于《宏观经济管理》杂志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