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页
  • 焦点重庆
  • 财经资讯
  • 政策发布
  • 信用建设
  • 智慧巴渝
  • 生态环保
  • 魅力山城
  • 发改动态
  • 一带一路
  • 营商环境
  • 特色小镇
  • 教育资源
  • 舆情监测
  • 高端访谈
  • 商业品牌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生态环保 >
  • 正文

周少政:以生态保护之“定”谋绿色发展之“变”

2020-07-02 09:07:03 来源:经济日报

  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定”求“变”,努力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定”,就是保持生态保护的定力,必须坚持保持政治定力不动摇,坚持保护和修复环境不动摇,坚持加快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变”,就是寻求绿色发展的转变,要抓存量提升,实现传统制造的绿色转变;要抓增量优化,实现发展引擎的绿色转变;要抓工业带动,实现产业融合的绿色转变;
  “定”和“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定”是“变”的思想先导,“变”是“定”的实现路径,以“定”求“变”方能化“危”为“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重庆市涪陵区位于长江上游,境内长江流程77公里、乌江流程31公里,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保护好长江母亲河,义不容辞、责任重大。同时,涪陵作为重庆的工业大区,工业增加值居重庆市区县第一位,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定”求“变”,努力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有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定”,就是保持生态保护的定力;“变”,就是寻求绿色发展的转变。“定”和“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定”是“变”的思想先导。很多时候,行动与实践上早一步,源于理念与认识上高一筹。只有坚定不移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在思想深处保持生态保护的定力,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才会更加注重科学、有序、可持续的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变”是“定”的实现路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思维束缚。我们保持生态优先的定力,要体现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变上,必须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导向变成举措、理念化为行动,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保持政治定力,牢牢守住生态保护底线
  坚持保持政治定力不动摇。涪陵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这个区位决定了涪陵在保护母亲河、构筑长江生态安全屏障中承担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我们将保护库区生态作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体现,切实强化“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坚决做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坚持保护和修复环境不动摇。在保护库区生态、保护长江母亲河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扎实做好“构筑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三篇大文章,全面落实河长制,着力打造“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坚持加快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涪陵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点城市和重庆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决定了涪陵必须在发展中扛起大旗,要有更大的担当。我们始终将抓工业拼工业作为加快涪陵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找准抓实做强工业与做优生态的结合点。
  突出“绿色转变”,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抓存量提升,实现传统制造的绿色转变。坚持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全面实施传统制造业智能改造提升工程和升规100户企业、提质100户亿元级企业的工业企业提升“双百”行动,“点”上抓单台设备改造、推动企业“机器换人”,“线”上抓生产线升级、装备成套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线,“面”上抓系统集成。同时,牢固树立“企业无小事”理念,大力推行百名领导联系企业、百个科室对接企业、百项涉企问题化解的服务企业“三百”行动,服务和引导企业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快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抓增量优化,实现发展引擎的绿色转变。坚持以生态优先来规划、指导产业发展。推进“腾笼换鸟”,关停国家重点磷复肥骨干企业中化涪陵化工南岸浦厂区等,实现涪陵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所有化工厂全部关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引进绿色项目,对科技含量低、单位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的项目一律不再引进,加快产业生态化进程。坚持多点支撑、集群发展,重点发展以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健康食品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以新能源智能汽车、高精密关键零部件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集成电路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以高分子新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持续抓好页岩气作为绿色能源的全产业链开发利用。
  抓工业带动,实现产业融合的绿色转变。在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基础上,发挥工业对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快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着力打造以榨菜、中药材为主导的“2+X”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探索建立榨菜产业“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联农带农和益贫带贫机制,推动农业“接二连三”。立足涪陵的工业基础和优势,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站前经济、临港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加快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着力畅通对外大通道,利用多条高铁汇聚涪陵北站,发展站前经济,做活楼宇经济、互联网经济、总部经济。加快龙头港建设,积极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国际航运物流枢纽,推动港口物流、港航服务、临港产业发展,打造临港经济区。依托华为大数据中心发展数字经济,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级云平台和产业链协同平台,打造区域性大数据中心。
  以“定”求“变”方能化“危”为“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为更好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必须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重大机遇,进一步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涪陵的环境更优美、产业更兴旺。(作者 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 周少政)

责任编辑:郭恒

重庆频道 文章页免责声明:以上内容除原创文章外为本网转自其它媒体,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即行删除。

推荐新闻

  • 一份高分生态“答卷”——沿江11省市推进长江大保护5周年纪实

  • 南岸:苦竹溪生态修复出成效 水清岸绿百姓点赞

  • 身边的生态环境有何变化? 重庆晒出“十三五”环境治理“成绩单”

  • 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

  • 重庆建立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常态化暗访机制

关于《宏观经济管理》杂志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