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正是柑橘大量上市的季节,乐山市井研县的百里柑橘产业环线,金黄色的果子挂满枝头,被果农娴熟地摘下,沿着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送往全国各地。
俯瞰乐山全域,从崇山峻岭到一马平川,从边远山区到浅丘林地,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犹如毛细血管,涌动着无穷活力。
千古百业兴,交通要先行。2014年以来,乐山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路网密度、示范县数量、路面状况等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走出一条农村公路从“通”到“畅”、从“畅”到“美”的蜕变之路,形成一张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组)道入户连田的农村路网,为农村群众铺筑起走向幸福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沐川县牛郎坪现代农业园区观光路。
峨边县黑竹沟镇西河村通村路。
惠民生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是“四好农村路”题中之义。从2014年到2024年,乐山市的“四好农村路”建得如何?
乐山市公路建设服务中心给出一组数据:截至目前,乐山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10年来,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超1万公里,完成投资超150亿元,全市所有乡镇、建制村通水泥路(柏油路),乡镇通三级公路率超80%,30户及以上村民小组通硬化路率超80%,基本形成“互通临县、覆盖乡镇、通达村组、衔接园区”的农村公路网络。
以“建”为出发点,乐山市先后出台《关于实施“四好农村路”攻坚大会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通知》《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暨交通强市试点建设乐山行动方案》等纲领性文件,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并结合乡村国土空间分布、县域片区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精心编制交通规划、公路规划,从顶层设计上完善路网结构。
农村公路阡陌纵横,谁来管?怎么才能管好?乐山市、县两级分别出台《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实施意见》,将路长制和现有的田长制、林长制、河湖长制工作同步抓好,统筹推进,实行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三级负责制,建立起“县有路政队,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队”三级管理模式,农村公路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且“条条道路有人管”。
公路“三分建,七分养”。以“养”为着力点,乐山市不断聚焦农村公路管养难点痛点,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相应制度及机制,明晰农村公路管养财权事权,每年市级配套日常养护资金超1400万元;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公路养护模式多元化,广泛筹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农村公路管养全覆盖,路况水平大幅提升,优良中等路占比超80%,连续三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以“运”为落脚点,乐山市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行农村客运普惠化,金通工程“小黄车”开进所有建制村,并定制开行“学生车”“赶场车”“务农支农车”“返乡返岗车”等,农村客运班线遍布城乡,农民“出门上车门,下车进家门”的愿望成真;推行物流体系一体化,构建起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体系,建立健全便民小客运送邮件快递到村入户合作机制,推动“交商邮供”融合发展,打通农产品进城的“最初一公里”,也打通了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
交通兴百业,路网惠民生。如今的乐山,乡间沃野,路网密布,车来车往,一幅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乡村振兴图生动铺展。
助发展产业路、旅游路连通城乡
在井研县东北部的集益镇,沿着柑橘林蜿蜒延伸的百里柑橘产业环线,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产业路”,他们说:“有了产业路,不仅不愁销售运输问题,还能将机械开进田间地头。”
位于井研县南部的千佛镇,通过实施“美丽乡村路”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提升,当地引进业主,发展“稻+药”“粮+菜”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成为井研县南部粮油走廊的核心区,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从百里柑橘产业环线,到百里粮油走廊,井研县农村公路的建设始终围绕着产业布局。“让公路跟着产业走。”井研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发展到哪里,产业路就修到哪里,打通交通“主动脉”,畅通发展“微循环”。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修的是道路,聚的是人气和财气,拉近的是老百姓和好日子的距离。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引,井研这个典型丘陵县,成功创建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成全省首批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全省“交商邮”融合发展试点县、全省“川货寄递”先进县。全县农村公路实现中高等级路面硬化率、农村公路列养率、自然村硬化路率3个100%,实现有效的内循环、微循环、快循环,布局标准化柑橘基地、高质粮油种植基地、果畜(渔)循环园区及粮经复合模式等特色产业46.6万亩,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井研县的变化,是乐山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以农村公路为引,乐山市奋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石,着力打造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
在犍为县,村民们已经习惯开着货车到田间地头。2018年,犍为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水泥硬化路通达村民的家门口,农产品运输更方便,村民们劳作也更积极。靠着养护“家门口的这条路”,玉屏镇建设村村民有上百人通过以工代赈,每月增加了一笔固定收入。
在沐川县牛郎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而改建的新箭路,贯穿整个产业园,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此观景休闲。昔日路窄坑多的“黄泥路”,摇身一变成了推动乡村园林化、茶园生态化、农耕景观化、农业现代化的“致富路”。
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镇雪峰村,一段不足900米的硬化路,呈多个“Z”字形回头弯,“挂”在山间。这条盘山公路,曾经是村民们门难出、路难行的“烦心路”,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成为可行车的通组路,快速走红网络,成为受人追捧的打卡“网红路”。
昔日“烦心路”变成“暖心路”“致富路”,农村群众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农村物流也从“运得出”转为“运得畅”……因路而畅、因路而兴,十年间,乐山乡村蝶变升级。如今,“四好农村路”建设步入新阶段,乐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强举措持续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陈风 图片由乐山市公路建设服务中心提供)
中宏网四川 文章页免责声明:以上内容除原创文章外为本网转自其它媒体,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