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四川11月23日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向,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11月17日,在泸州市召开的全省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现场推进会上,通报了全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情况,发布了20个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其中,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申报项目《打造“三大”平台,构筑特色产教融合新模式》位列其中。
会议现场 图源:教育厅
全面展示产教融合建设成效
学校相关负责人做现场汇报
据悉,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重要的参展单位,在装备制造展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展示,重点呈现了学校2020年获四川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以来的建设成效,如学校与中国网安合作打造的网络安全竞技平台、APT演练平台,建成集成电路实践教学中心、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先进传感器与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项目。同时,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周益民在现场做了学校产教融合项目的相关汇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展区 图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以“产学研用”合作为基本思路
精心打造三大产教融合平台
周益民表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紧紧围绕国家和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聚焦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立足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优势,以“产学研用”合作为基本思路,精心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育人平台、实习实训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三大平台,联合政府部门及一大批行业标杆企业,探索并形成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机制,构筑形成特色产教融合示范新模式。
学生前往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实习 图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在构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方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过定制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建立产业学院、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共同指导课外科技竞赛、企业导师指导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实训指导、共建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多种途径协同推进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为打造一大批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学有所用,成都信息大学精心打造“网络安全竞技子平台”“APT演练子平台”“集成电路实践教学中心”等实习实训基地,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实现了学生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同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紧紧围绕“电子材料与集成电路”“大数据与智能感知”“先进密码技术及系统安全”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采用校企合作联合申报项目、知识产权共享、成果孵化等方式积极推进成果转化,撬动产业创新发展。
企业方来校考察调研 图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校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签约仪式 图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是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需求,是实现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措施,同时也是国家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在产教融合引领下,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将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等多方力量汇聚起来,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大加快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将有力推动我国高校、企业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周益民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与行业标杆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成果转化,依托产业学院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积极探索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进一步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着力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产权激励,注重原始创新,围绕攻克“卡脖子”问题,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开展系列社会服务与创新,为推动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周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