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财经信用
  • 基础设施建设
  • 品牌建设
  • 乡村振兴
  • 产教融合
  • 政务园区
  • 营商看四川
  • 区域经济
  • 大健康
  • 一带一路
logo 产教融合
  • 中宏网四川首页 >
  • 产教融合 >
  • 正文

【四川产教融合典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促进产教、军民、校地、科教融合发展

2022-11-25 14:51:19 来源:中宏网四川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四川11月25日电 11月17日,全省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现场推进会在泸州市召开,会议通报了全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情况,同时发布了20个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产教、军民、校地、科教四融合发展模式》案例成功入选。

image.png

产教融合推进会上的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展区 图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航空强国、国防强国、军民融合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实施,对一线从业人员的知识密度、技能水平、职业素质等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院校面临着与企业办学合作难、专业建设难和人才培养难等诸多难题。对此,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部长助理刘逸舲介绍:“学院对标航空产业战略性和发展性需要,通过‘四个聚焦’聚焦,大力推进‘产教、军民、校地、科教’四融合,形成了一套能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image.png

成都航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学生飞机部件拆装实训 图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打造航空专业集群

  搭建融合发展平台

  “我们主要从两方面深化产教融合,首先是打造航空专业集群,学校围绕航空装备制造、民航运输、航空维修产业链,布局形成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运营、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三大航空专业群,实现专业结构与航空产业结构的高度契合。”刘逸舲介绍。

image.png

成都航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学生飞机部件拆装实训 图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其次是搭建融合发展平台。”刘逸舲表示,学院在西南航空产教联盟基础上,升级组建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政行军企校”五方携手、“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协作机制。记者了解到,2020年,航空职业教育集团被认定为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既能进产业园区办学

  又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

  刘逸舲告诉记者,在服务四川航空产业发展,深化校地融合方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走进产业园区办学,联合成飞集团在航空产业园区共建航空产教园区,统筹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产教城融合发展高地。

image.png

成都航院航空维修工程学院学生进行飞机维护实训 图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同时,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学校联合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成飞集团、中航无人机公司共建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探索形成“产业园区+头部企业+学校”的多元合作办学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实施,2020年,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成功入选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开展“双主体、五共同”

  军地协同定向培养士官

  刘逸舲介绍,自2012年起,学院开始打造士官培养基地,与空军工程大学、武警部队特勤局等单位建立融合共建机制,在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等6个专业开展“双主体、五共同”军地协同定向培养士官,实现先进战机制造到维修的一体化人才培养。

image.png

成都航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学生进行直升机维护实训 图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不仅如此,我们还形成了协同育人方法。”刘逸舲说道。学院依托航空职业教育集团,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引入集团内航空企业参与士官培养,同时将国际国内民航标准植入士官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军政素质“两线融合”,军政理论知识、技能培养和素养养成体系“三维递进”“学校—部队—企业”三方协同培养士官新模式。

image.png

成都航院航空维修工程学院学生进行航空发动机部件拆装与维护实训 图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持续为航空事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

  600余人次立功受奖

  “目前,我院已成为我国航空尖端装备制造、民航运输业和通用航空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现有在校士官生2100余人,已累计为空军、海军和武警部队输送了7批1970余名毕业生。”刘逸舲介绍道,这些毕业生大部分都服务于歼-10、歼-20、翼龙无人机和航母舰载机的生产、维护、保障等岗位,有600余人次立功受奖。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中航工业高人才培训基地图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刘逸舲表示,下一步,学院将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实施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配置资源、共同实施教学和共同管理学生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文化共融,与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实现“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两同共进。(徐臻)

编辑:况玲
审核:王怡然

要闻

  •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等13所高校入选四川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 内江市东兴区政协机关开展干部队伍纪律作风专题警示教育活动
  • 凉山州“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印发 力争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
  • 四川6地城市获评全国首批绿色出行城市
  • 四川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等名单公布
  • 全省重大项目奋战“开门红”
  • 以冲刺姿态跑好新春“第一棒”
  • 第一见、第一通、第一周…… 众多新春第一 见证成都“开门红”
  • 探访“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崇州“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
  • 四川拟入选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拟激励省份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关于《宏观经济管理》杂志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