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四川9月12日电 在我国制造强国的国策背景下,陆续发布多项政策,旨在探索和推进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等产业链的生态构建,深化产教融合、产研协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支持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与发展。其中,由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牵头园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学校、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为牵头企业等单位,共同申报的“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入选四川省首批7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名单。日前,该联合体拟入选首批28家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已公示(2023年9月5日—9月11日)。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学习八万吨模锻压机操作 图源:德阳经开区
“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的申报以及建设有助于提升德阳职业教育质量,擦亮德阳职教金字招牌;有助于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申报、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进;有助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德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涵盖中职(含技工院校)、高职(含职教本科)学校,并吸纳普通本科学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作为成员共同参与建设,该联合体成员单位目前共有45家。
聚焦重大技术装备制造
构建区域创新平台集群
今年6月,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德阳市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指出,加快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以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联合体所在园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德阳经开区”),是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核心承载地、成德国家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全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联合体聚焦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产业,整合市域优质资源,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加强人才供给,对打造更多的大国重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实训焊接 图源:德阳经开区
据介绍,通过联合体建设,将有效整合区域内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优质资源,优化共建共享机制,构建区域创新平台集群,锚定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需求和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重大生产力布局,积极争取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科技平台,加快产业集群优势向创新集群优势转换,助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此外,不仅能推动基础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还能及时抢占世界能源装备、油气钻采设备等重大技术装备“制高点”和“话语权”,打造世界级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创新策源地。
推行高质量精准就业运营模式
形成联合体“5大路径”
据了解,联合体的运营模式以高质量精准就业为核心,在政府激励政策的支持下,搭建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衔接院校端的人才培养要求和企业岗位需求,实现人才供需平衡。通过构建合作企业生态,为企业提供社会培训与认证、就业推荐、技术服务等服务内容。通过整合区域内院校资源,为院校提供学生岗前实训、定制化课程开发、现代产业学院、专业建设等服务内容,打通院校端及产业端,形成区域良性内循环。
“为进一步实现产教融合深入、创新发展,以德阳经开区为牵头园区等单位积极推行‘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5大建设具体路径。”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以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为核心,针对“高精尖缺”工种开展高水平培训和认证;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为高校毕业生开展专岗个性化定制班,为企业员工提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提升岗位就业能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石,提供教师顶岗实践岗位,依托全国校企合作基础,开展不同层级制造类专业师资培训;以社会服务为重点,积极参与创新研发、产品孵化、技术推广和成果交流工作,举办新职业、新技术职工竞赛,打造品牌影响力;以数字化管理为手段,建立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过程管理数据化、可视化、智能化,持续提高培训效率,沉淀人才和岗位大数据库。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企业实训 图源:德阳经开区
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
铸锻“重装工匠天团”
“德阳经开区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职教资源富集,拥有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为代表的一批优质职业院校,具体包括:国家示范高职院校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1所,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1所。”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合体内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76599人;建有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等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1个、产业学院4个、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机械设计制造类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大师工作室8个,市级大师工作室2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此外,产教联合体强强联手、协力打造“重装工匠天团”,全市已累计产生全国技术能手38名、四川省技术能手60名、全国级的大国工匠1名,四川工匠6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库卡机器人实验室 图源:德阳经开区
联合体内职业院校依托科技创新平台,校企共同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同时将平台上汇集的新产品试验试制、新技术和新工艺服务、检验检测、成果孵化转化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校企联合开发典型产品库、工艺技术库、教学案例库等,用于日常教学与社会培训,确保教学培训内容与产业技术同进步。同时,还在全国首创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4门,国家级教学资源库6个,《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共聚共享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构筑联合体高效运行的保障体系
“聚合园区‘卡脖子’优势产业,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围绕德阳市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需求,由德阳市人民政府引导支持,园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建设多个共享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聚合四川省航空材料检测和模锻工艺技术工程实验室、四川省装备制造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四川省高温合金切削艺技术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冲压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共同开展共性难题和核心技术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取得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同时,形成以园区、牵头院校和牵头企业为主体共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主导参与一批制(修)定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推动科教融合,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提升服务区域产业能力。
一方面,对联合体内各主体“校中厂”“厂中校”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持续加强重大技术装备材料成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共建大型模锻工艺等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完善开放共享机制,师资互聘互派,联合开展学生和员工实习实训,以及教师企业顶岗锻炼。另一方面,成立政府、园区、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建立项目和政策清单,实施例会制度、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加速提升一体化联合保障能力,实现联合体各主体同频共振、高效耦合。
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将聚焦重大技术装备制造,构建区域创新平台集群,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高地和技术创新策源地,助力四川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德阳打造世界级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共同体打造为具有鲜明“重装特色”、国内一流的市域产教联合体。(王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