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地处川滇黔结合部,是四川省散杂居少数民族重点地区之一,也是全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区,生活着汉、彝、苗、回等40个民族成份,有民族乡12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0余万人,自古以来就是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区域。在这里,长江文化、酒文化、竹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幅各民族守望相助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宜宾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市4个民族地区待遇县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兴文县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如今,行走在宜宾的街头巷尾,各民族和睦共处、齐心发展的场景随处可见,幸福生活如盛开的石榴花般绚烂多彩。
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文化活动现场。
宜宾市珙县鹿鸣茶海基地。
振兴产业 共创同心富裕路
秋冬时节,兴文县大坝道地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内,一片片淫羊藿如翠绿的波浪随风起伏,一架无人机在低空来回穿梭,均匀喷洒农药。
“园区引入智慧化农业管理系统,并接入省级中药材溯源平台,保障中药材的品质与安全。”该园区总工程师金华介绍,育苗基地共种植淫羊藿800亩,年产值达2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4个民族聚居村和邻近苗乡发展中药材25000亩,让“治病草”成为“致富草”。
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地区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宜宾市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全市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一根蚕丝”,搭建起对外交流的桥梁,是“文明传承丝”,也是“经济发展丝”。
高县的蚕丝如何勇闯欧洲?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跃新介绍,当地通过龙头企业引导、创新养殖模式和群众互帮互助,让茧丝远销意大利和罗马尼亚。蚕丝出口之路越走越稳,高县各族人民生活越过越红火。
“一片叶子”,凝聚着茶文化的精髓,是“绿色健康叶”,也是“和谐共生叶”。
秋末冬初,屏山县茶园里,茶农们精心照料着每一株茶树,从嫩绿到深翠,一片片茶叶见证了茶产业的兴旺。
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科技部定点帮扶,屏山县将“一片叶子”打造成促进民族团结、助力农民增收的“金叶子”。2023年,屏山县收购鲜叶10.92万吨,综合产值达46.82亿元。
特色产业激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近年来,宜宾市积极发展茶叶、蚕桑、烤烟、方竹笋等特色产业,累计争取到中央、省级民族资金超1.5亿元,发展民族地区产业项目。2023年,4个民族地区待遇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5.66亿元。
筑牢基石 共绘民生幸福画卷
在珙县玉和苗族乡凤凰村,一条蜿蜒的山路边,“中华民族一家亲”几个大字十分醒目,这条路串联起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实步伐。
“过去村民上山下山很不方便,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自从山上修了路,村民与外界联系更加紧密。”珙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依靠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机结合,凤凰村于2019年被列为宜宾市乡村振兴示范点。
在宜宾,“民族团结进步,基础设施先行”这句口号得到生动体现。
珙县孝儿镇丰田村曾是无路、无电、无水的“三无”村,2018年起,该村全面改善水、电、路设施;2022年元旦,丰田村实现天然气全覆盖,村民生活更加便捷舒适,民族团结的根基也更加牢固。
在叙州区,通过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修建日供水规模20吨以上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65处,分散供水工程1万余处,让全区60余万人喝上“放心水”,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宜宾市投入2200余万元,建设人畜饮水管道、村内排水管道、路面硬化等基础工程,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网络宽带“五通”建设,改善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公共服务持续改善,惠及各族群众。初冬的筠连县,阳光明媚。在筠连县人民医院健康宣教区,不定期举办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的讲座,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医务人员的讲解。“我们的卫生健康服务不仅体现在各个医院里,还延伸到乡村。”筠连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组建医疗服务团队深入民族聚居乡镇、村组开展“万名医护下基层”“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各类活动,用真情服务促进民族团结。
近年来,宜宾聚焦卫生惠民,整合市域2个城市医疗集团、5个市级专科联盟、7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的医疗功能,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健康幸福指数;新建民族地区待遇县医院12个,超6万名农村各族适龄妇女免费享受“两癌”筛查政策福利、1.2万名失能老年人享受免费上门康复护理指导服务。
润心聚魂 共筑精神文化家园
今年10月的一天,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热闹非凡。活动室内,几名学生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热情演绎着师生自编自导的戏剧——《美丽的格桑花》;楼下,孩子们随着芦笙悠扬的旋律跳起竹竿舞,一幅民族团结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学校通过‘一帮扶一戏剧’应用体系下的特色文化课程,将日常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涵。”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增进文化认同。
苗族花山节、长江社区文化节……近年来,宜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频频“出圈”,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聚会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日益浓厚。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宜宾以文为媒,先后举办“民体杯”全国民族健身操比赛、四川省“同运动·一家亲”篮球交流赛等大型民族文化交流展示活动,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同时,依托赵一曼纪念馆、李硕勋纪念馆等35个特色阵地及研学基地,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内涵,形成“县县有阵地、形式各不同”的民族团结进步宣教格局。
建立常态化宣教机制,推进“头雁、群雁、青苗、浸润”四大工程,“三江听潮”“竹乡先锋”“马背上的宣传队”等各级宣讲员开展宣讲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进千家万户。
推出“宜人宜宾·历史文化名城深度游”等5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精品线路,依托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等景点打造文旅品牌,发展“演艺+”“节会+”“体育+”等文旅新业态,推动各族群众在文化体育活动中相互学习借鉴、交往交流。
在长江首城宜宾,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如同长江之水,汇聚成流,奔腾不息,共同滋养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之花”。(廖君山 图片由宜宾市委统战部提供)
中宏网四川 文章页免责声明:以上内容除原创文章外为本网转自其它媒体,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即行删除。